有人形容他是这个行业里的异类,因为他愿意把触角伸向各种行当、各个类型片。就像把同样的原理投射到生活里一样,他对新鲜事物抱有的好奇心和执行力常常令外人大呼惊奇。你完全想不到,在做影视美术指导前他曾是摇滚主唱,一头飘飘长发,恍若青葱少年。就像你也完全想不到,在经历了这么多年武打魔幻、江湖传奇乃至于小人物电影之后,这一次他毅然扎身到“古董鉴宝”悬疑年代剧《古董局中局》里,光是前期勘景就投入大半年。他是资深美术指导,吴镇。他的人生,从没给自己设过限。
吴镇简介:
电影美术指导
长期与亚太一线导演徐克、陈可辛、尔冬升、张之亮等合作,曾在《墨攻》《投名状》《大魔术师》《狄仁杰通天帝国》《我是路人甲》《三少爷的剑》等影片中担任美术指导。由吴镇担任美术指导的电影剧集《古董局中局》目前正在火热拍摄中。
上一次见到吴镇,是十年前《投名状》的拍摄现场。当时,吴老师正与动作组沟通“攻城恶战”的一场重头戏,这位高大魁梧的西北汉子让我一度以为是影片的武术指导。直到后来听他与摄制和后期团队的对话,他“美术指导”身份才被揭秘。在我们后来的沟通中,吴镇的儒雅、谦逊以及对专业的苛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2017年九月,西安渐起秋凉,《古董局中局》的拍摄却仍旧如火如荼。我们有幸来到《古董》的工作现场,并与吴老师再度相逢。
吴镇在《古董局中局》工作现场
采访者(以下简称采):吴老师,在我印象中,近十几年来您一直担任电影的美术指导工作,并未涉足电视剧领域。这次参与到《古董局中局》的创作,是因为怎样的机缘?
吴镇(以下简称吴):很简单,出于对行业剧的热爱。或许是个人偏好吧,每次遇到不同类型的行业题材,我都会很兴奋。当初制片人找到我,说这是国内第一部“古董鉴宝”题材的行业剧,希望我加入创作,我们一拍即合。
采:前些年,您担任美术指导的《大魔术师》,也是首开国内魔术题材影片的先河。
吴:没错,《大魔术师》在拍摄的时候,对我们美术部门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要求。虽然有很多挑战,但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,也是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。包括当年的《狄仁杰通天帝国》,我们对唐朝时期方方面面的史料、细节都做了大量的搜集和研究。我记得在筹备的时候,和徐克导演探讨过很多有趣的问题,比如说唐朝有没有窗帘?进门要不要脱鞋?武则天吃的饭是什么样的等等。这些历史的细枝末节都需要认真推敲、印证,而这样的创作过程最终会给影片带来无数真实的细节和质感。话说回来,《古董》这部剧就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探索的空间。
吴镇与徐克导演在工作现场
采:我很好奇,作为一部关于“古董”的行业剧,您是如何设计与“古董”相关的道具、场景的?
吴:我不是古董专家,所以需要在筹备期间花大量的时间积累素材,做足功课。比如古董的断代、器形、特征以及剧中所要求的质感。这部剧里有大量鉴宝的桥段,古董有真有假,所以必须让这些道具在画面上精准地还原、呈现。我们会根据需要来决定哪些古董要高仿,哪些要3D打印,哪些要借真正的古董实拍?
采:还有真古董的实拍?
吴:没错。现在观众对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。既然是行业剧,我们就要尽可能做到专业,给大家带来一份诚意之作。
采:能介绍下剧中有哪些道具是真古董吗?
吴镇:数量不少,就不一一列举了,但是我们所用到的真古董的价值远远超过这部剧的投资。(笑)
采:听说这部剧美术筹备的时间很长,仅采景工作就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?
吴镇:《古董》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,这在场景还原和设计上难度极高。古装戏有很多不同年代的影视城可供拍摄,而90年代的实地场景却寥寥无几。比方说电影《老炮儿》,它想还原老北京的胡同,却找不到一条完整、合适的街道,最后选择在影视基地人工搭建了一条“老炮街”。
采:尤其是现在,随着各地的城市化发展和改造,富有年代质感的地方越来越少。
吴镇:没错,各地都是这样,对我们拍年代戏影响很大。《古董》的剧本故事涉及四个省份,场景众多,地域跨度大,差异性也大,而且里面有很多对实景的利用和描述,所以在还原度上要求极高,无形中就增加了美术筹备的难度和所需要的精度。
采:如此说来,长达半年的全国采景就非常必要了。
吴镇:包括各省份之间存在不同的经济差异,交通通讯状况也都不一样。有没有出租车?什么型号样式?用BB机还是大哥大?哪些地方没有移动信号,无法使用移动通讯?这些都需要做到精准的调查和还原,从而为剧集提供细腻的年代质感。
采:需要人工搭景的部分也不少吧?
吴镇:是的,有些场景无法选取实景拍摄的话,就需要在采景过程中精准地寻找差别,继而搭景填补空白,这方面的工作量也不小。前年和尔冬升导演合作《三少爷的剑》,就采用了“全搭景”的方案,整部影片所有的场景都是棚内搭建,包括树林、竹林、河道、梯田、水景、桥梁、道路等等,并且还要有不同季节的变化。所以,这方面我们要做足准备,从而营造出更好的视觉差异和奇观。
吴镇凭借《三少爷的剑》获得第3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
采:那《古董》有这方面的奇观场景吗?
吴镇:比如说在北京郊区搭建的一条大型密道,结构复杂,而且机关重重。之前和徐克导演合作《龙门飞甲》,我们也做了类似的密道,但结构相对简单,和张之亮导演合作《墨攻》时,也一起设计了些机关,但也都是浅尝辄止。这次《古董》的设计、搭建则做了更多、更复杂的尝试与研究,搭建规模也大了很多。
采:在我的印象中,你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,兴趣涉猎广泛,比如曾经担任过摇滚乐队的主唱?
吴: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,快二十年前了吧。乐队是与圈内几位兴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组建的,我担任主音吉他手和编曲,并任兼主唱之一。现在在虾米音乐、QQ音乐等主流音乐平台上还有我们当年发行的专辑。
采:此外,你还是一名极限挑战者,热爱极限跳伞和越野,多次独自驾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、西藏阿里无人区等地区,如此多的兴趣爱好,是否会分散你的工作精力呢?
吴: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,往往需要创作者涉足不同的领域,展开跨界的思考,而这一切,是与创作者本人的知识底蕴密不可分的。我常对我的团队说,电影美术设计是一个“杂家”,知识面的宽度尤为重要,不能拒绝任何领域的知识,因为我们不能挑选题材,而是对于任何题材都应具备应对和设计的能力。所以不断努力去开拓眼界,丰富人生阅历,才会为日后的多元化创作带来更加积极的作用。
采:听说你即将加盟一部关于中国西部题材的好莱坞大作,你的这些经历会为影片提供不少宝贵素材吧?
吴:我们前期与美方工作人员一道,对西部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。不少考察路线和计划,是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提出和议定的。在创作方面,我的一些经历也为影片提供了不少素材和方向上的定位。
采:我知道吴老师在专业方面其实也是个多面手,比如在摄影、特效方面就很有研究。
吴:美院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台资摄影公司做摄影师,后来影视工作中逐渐专注于电影美术方面的工作。前年拍摄电影《三少爷的剑》的时候,因为片中存在大量的特效设计和3D的立体设定,也全程负责了后期特效的指导工作。
采:听说你去年还差一点做了导演?
吴:去年有一部院线电影曾邀请我去执导,但同时我也接到了另外一个邀请——郭涛导演的处女作《欲念游戏》的制片人孙合彬先生邀请我去担任美术指导。当时确实很纠结,毕竟做导演也是我的目标之一,而《欲念游戏》它又是一部科幻片,对于从小就是“科技控”的我来说,能有机会参与一部科幻电影的制作,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挑战,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后者,暂时放弃了另一部戏做导演的机会。